通道式車輛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是一套配置大體積高靈敏度伽瑪射線探測器的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可對通過檢測通道的車輛進行在線實時檢測,發現其中微量放射性源物質,輸出報警信息,并完成對檢測數據的儲存。同時,系統還能夠與上級管理系統聯網,構成遠程實時檢測信息系統平臺。該系統可應用于多種場所進出口或通道,如國土邊境口岸及廢舊鋼鐵熔煉企業等,檢測車輛和集裝箱中是否夾帶放射性物質。
監測系統配備2個探測器組件(單個探測器晶體有效體積為30L)。監測系統一般安裝在車輛通道兩側,當車輛通過入口時對其進行檢測。系統室外的單元由現場檢測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現場檢測部分主要包括晶體探測器機箱(內含塑料晶體、檢測電路)、紅外車輛探測器、聲光報警器和安裝支架等組成,如下圖所示。
圖1-1 放射性監測系統探測器外觀圖
室內單元包括臺管理計算機以及UPS電源等。
該放射性監測系統的現場檢測部分(主要是探測器機箱)安裝車輛通道兩側,后臺管理計算機安裝在附近的值班室內。探測器機箱與值班室之間采用地溝穿管(或架空)布設電纜,所有的管理及設備操作可在室內完成。
系統工作時伽瑪探測器的探測間隔為100ms,數據顯示的更新周期為1s。出現系統故障或超速、輻射報警時,不同的聲光報警器響起。所有的警報信息或車輛通行信息都按時間順序存儲。記錄信息包括:車輛的編號(車牌)、進入探測通道的時間、離開探測通道的時間、車長、車速、通行本底數據、狀態、輻射閾值、報警級別、放射源距離車頭的位置等。
系統原理框圖如下圖所示:
圖1-2 監測系統原理圖
本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在技術上具有以下特色:
(1)通過連續探測環境本底輻射波動并自動調整參考點,開發出獨有的輻射本底判別算法,解決了環境輻射本底波動對探測系統靈敏度的影響問題。系統能夠在不影響正常同行的情況下,實時監測并發現可能混雜在車輛及貨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射線檢測系統探測目標放射源的最大難度點在于研究自然本底γ輻射的來源、組成以及強度變化。γ輻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輻射水平(輻射強度)隨時變化:一是宇宙輻射,在高度、緯度不同的地方其輻射強度不同;二是土壤地層中的放射性物質(地面輻射),它會自動衰變;三是同一地點由于天氣狀況不同而引起輻射水平輕微變化。同時現場環境還受可能被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引起本底輻射強度大小的變化。射線檢測系統要把目標放射源物質發出的微弱射線從自然發生的本底輻射射線中區分開來,消除本底輻射變化引起的干擾是最主要的困難。本系統通過連續探測本底輻射和自動調整參考點,用獨特的輻射探測算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該系統有效地自動標定和自動校準,能夠實時監測并發現可能存在的目標輻射源(放射性物質)。
(2) 系統采用大型閃爍晶體探測器(1200×500×50mm,有效體積30升)2組,總體積60升。探測器安裝位置為每側1組。采用該配置方案除了可有效覆蓋至少5米(寬)×4.5米(高)的監測區域外,最高通行車速最高可以達12公里/小時,大大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
(3)每組探測器晶體配備雙光電倍增管聯合處理信號,可大大降低干擾,提高探測效率30%。
(4)系統采用紅外裝置來實時測量車速。載貨車輛的速度對于檢測靈敏度有直接影響,車速過快接收的信號密度會明顯下降。因此在現場設計中,不光對車速要有明確的規定,同時要在系統上增加車速檢測及設定報警。一般使用的要求是控制車速在8km/h,本產品可設置最高車速為12km/h。
(5)可以確定測出的放射物在車內的相對位置,確定可疑放射性物質在車廂中的前后尺寸,便于進一步查找可疑放射物。
(6)系統中管理計算機軟件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友好,根據檢測現場工人的實際操作流程,提供方便、便捷、周全的操作方式;竟芾斫缑嫒缦聢D。
圖1-3 后臺管理軟件主界面
(7)采用標準模塊化探測器設計,每個探測器具有一套完整的探測部件和信號處理及自檢系統,能夠根據用戶需要進行拆分和組合,這種設計為用戶提供非常靈活的系統配置方案。
(8)配置高清晰度攝像頭,實時抓拍監測圖像,并實現監測圖像與報警數據同步存儲和查詢?蛇x配車牌識別系統,完成對通過車輛的車牌或集裝箱號自動識別。
(9)多通道系統聯網
圖1-6 系統聯網示意圖
多個通道式放射性監測系統可以聯接成網絡,可實現多點網絡布控和遠程操作,多個控制中心可同時對一臺通道式放射性檢測系統進行管理,可保證在一臺計算機失效的情況下繼續進行正常的監控工作;也可以用其中一個控制中心管理多個檢測通道。聯接方式可以是光纜聯接或網線聯接,視現場情況而定。多套監測系統經過網絡交換機匯接后可以繼續聯接到上級(如環保、海關或出入境等部門)監控平臺。
技術參數
1.探測器:
2組塑料閃爍體(1200mm×500mm×50mm)+ 雙低噪聲光電倍增管,單個晶體靈敏體積30升。配3~8mm鉛屏(5個面)蔽本底對測量的干擾,每個探測器重約150kg(探測器+外殼);
2.探測γ和x射線,能量范圍25keV~3MeV;
3.靈敏度:
在本底水平為0.2μSv/h下,增加0.1μSv/h,1秒內發出輻射報警;
探測概率:99.9%;
符合國家標準GBT24246-2009《放射性物質與特殊核材料監測系統》及《IAEA Nuclear Security Series No.1》技術要求;
4.誤報率:≤0.1%;
5.監測區域范圍:
高度0.1 m~3m;寬度:最大5m;
6.報警提示:聲音和燈光報警(可區分輻射和超速報警),報警閾值可調,可連接遠程后臺管理計算機,配備專用后臺管理軟件;
7.后臺管理計算機系統可記錄通行、報警數據,抓拍圖像、自動打印報告,可與上級管理部門聯網。
使用環境條件
1.工作環境:溫度:-30℃~+50℃,濕度:小于95%(無凝露)
2.主供電電壓范圍110-240VAC,單相50-60Hz(小于1A);
3.安裝類別II(過電壓等級遵循IEC1010-1規定)
4.防護等級:IP65。